索引号 | 000014349/2022-849541 | 信息分类 | 息府办文件 |
文号 | 成文日期 | 2022-03-22 | |
发布机构 | 是否有效 | ||
名称 | 息府办函〔2022〕16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息烽县2022年粮食大豆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| ||
内容概述 | 附件2息烽县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乡(镇、街道) |
各乡镇人民政府、永阳街道办事处,县政府各工作部门,省属、市属驻县机构,县属企事业单位:
《息烽县2022年粮食大豆生产工作方案》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。
2022年3月22日
(此件公开发布)
息烽县2022年粮食大豆生产工作方案
为认真贯彻中央、省、市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,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确保全县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“双稳”目标,扎实抓好我县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,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,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质量效益,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,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主要目标
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根本目标,千方百计挖掘粮食生产潜力,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粮食产业,组装配套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,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延长产业链、提升附加值,努力实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、产业升级相匹配、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粮食生产发展目标。
(一)生产目标。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在19.68万亩以上,粮食总产量在6.24万吨以上。其中:夏粮3.52万亩,产量0.74万吨;秋粮16.16万亩,产量5.5万吨以上;全县大豆种植面积在1.7万亩以上。
(二)示范田创建目标。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领办示范田面积不少于500亩,县委、县政府分管领导、各乡(镇、街道)班子成员每年领办示范田面积不少于300亩。
(三)技术目标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%以上,大力发展绿色稻+、特色稻等,优质稻总面积2.7万亩以上,占水稻总面积90%以上。加快水稻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普及,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%以上。主要农作物病虫中长期预报准确率保持在80%以上,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%以内,加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,主要区域覆盖率达90%以上。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,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44%以上。化肥、农药利用率达41%以上,促进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。
(四)主体培育目标。以优质稻、玉米、马铃薯、高粱等优势特色粮食产业为引领,积极培育粮食生产经营企业1家、专业合作社5个、种粮大户480户,提高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在坝区和耕地总面积中的占比。大力开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,因地制宜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,提高农机化覆盖率。
三、重点工作
(一)大力实施“藏粮于地”
1.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,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.83万亩,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,优先在粮食主要种植区域建设高标准口粮田。
2.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。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、有机肥替代化肥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,扩大绿肥种植,改良土壤,培肥地力,改善农业生态环境,提升耕地质量。全年绿肥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,通过对耕地土壤进行长期定位观察记载和土壤化验分析,及时掌握和了解肥力投入水平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及规律。开展2个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试验,为指导科学施肥、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理论依据,提高主要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。
3.扎实抓好撂荒地整治。全面摸清撂荒地的承包户、位置、面积、类型等信息,对撂荒地建档立卡,建立台账,因地制宜制定撂荒地统筹利用工作方案,落实包保责任。根据撂荒地的地力条件,按照宜粮则粮、宜特则特,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的原则,统筹利用好撂荒地,坚决杜绝坝区等生产条件较好的土地撂荒,以保护土地资源来稳定粮食生产。
4.狠抓复种指数促进粮食生产。加强粮食种植技术指导,引导农户在夏粮收割后及时种植玉米、红薯等接茬作物,在春种玉米地里套种豆类、红薯等接茬作物,增加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,促进粮食产量稳中有升。
(二)大力实施“藏粮于技”
5.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。集中力量攻克影响单产提高、品质提升的技术瓶颈,推广运用一批易掌握、提品质、增产量、可持续的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模式,加快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应用,继续推广稻油轮作、稻菜轮作、绿色稻+等耕作模式,提高农业生产效益。
6.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。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《种子法》和《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》,运用种子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联合育种成果,结合息烽实际情况,培育和推广一批高产稳产、品质好、抗性强、耐贮藏、产销对路、适宜机械作业的粮食优良品种,加快推动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。
7.全力抓好关键季节农机生产作业。充分发挥农机具在粮食生产中的机械化作用。紧盯水稻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,聚焦夏秋等关键农时,在具备生产条件的区域推广机耕、机种、机收作业。同时,做好农机具供应和检修,加强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,科学搞好机具调度,精心组织重要农时农机跨区作业,引导机具合理有序流动,全面保障粮食作物种植的耕、收工作。
(三)着力提升粮食保供能力
8.优化粮食种植结构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口粮保供为基础,着力推进粮食种植结构内部调整,突出抓好优质稻生产,大力推进特色粮食产业,积极推广水稻、高粱、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种植,扩大水稻种植面积,提升全县口粮自给能力。
9.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。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业发展需要,因地制宜发展鲜食玉米、青贮饲料、红薯、杂粮杂豆等特色旱粮作物。实行农牧结合、种养结合,推广粮豆、粮油、粮饲、水旱等轮作,着力构建粮食作物、经济作物、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。
(四)推进粮食产业“三产融合”
10.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。依托现有基础和区域特点,支持打造九庄镇及西山镇等优质粮食基地品牌。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企业整合重组,做大做强一批发展前景好、产品附加值高、加工层次深、市场竞争力强的粮食加工企业。
11.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。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平台等电子商务培训与应用力度。利用农展会、农博会等形式,加大本县粮食品牌宣传推介力度,培育一批农村经纪人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入流通领域。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组织领导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。坚持粮食安全工作地方党委、政府双领导负责制,县级成立以县委、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,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粮食生产安全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推进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工作,各乡(镇、街道)要对照县级工作方案,结合实际,制定工作方案,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,确保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按时完成。
(二)强化责任落实。各乡(镇、街道)在制定工作方案时,要把本乡(镇、街道)全年粮食生产指导性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村到组到地块。加强春耕备耕、中期田间管理、夏秋收割等关键农时季节指导服务,切实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,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。
(三)强化惠农政策。加大农作物良种补贴、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,特别是水稻、玉米、高粱等政策性保险,要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,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,确保粮食生产稳定。
(四)强化技术指导。依托互联网、物联网建设,提升粮食生产信息化服务水平。进一步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,打造一支结构合理、技术过硬、乐于奉献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,促进推广服务全程化、推广手段现代化、推广行为规范化,全面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水平。进一步搞好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调度和储备,加大对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农资产品质量监管,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,切实维护好农资市场秩序。
(五)强化防灾减灾。一是县农业农村局要主动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加强灾情监测预警,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,及早制定防范预案,适时启动应急响应。灾害发生后,县农业农村局、县应急管理局要第一时间赶赴实地核实灾情,根据灾情发生情况,制定切实可行的抗灾救灾方案,采取有力措施,及时开展救灾工作,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。二是县、乡农技人员要高度关注我县水稻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暴发风险,切实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,突出重大病虫害、重点区域和关键时,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,努力把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,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丰收。
(六)强化督促考核。各乡(镇、街道)要把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抓紧抓实,结合工作实际,采取专题调度、现场办公等形式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。严格实行月督查,季度通报,年终考核。对工作推进不力、影响粮食安全工作的将按有关程序报请县委、县政府进行追责问责。
附件:1.息烽县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
2.息烽县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
附件1
息烽县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
为加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,统筹开展各项工作,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工作有序推进,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,特成立息烽县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,名单如下。
组??长:刘昌权??县委副书记
罗绪祥??县委常委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
副组长:刘福海??县政协副主席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
成??员:刘德军??县委办公室副主任
姚??云??县城乡“三变”改革服务中心副主任
杨永春??县委督办督查局局长
王泽友??县发展改革局局长
彭??顺??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
代仕超??县基层财政管理局局长
周??轮??县自然资源局局长
吴??林??县水务局局长
张??燕??县统计局局长
张宗玉??县供销社党组书记
何肖国??县气象局局长
吴廷军县畜牧水产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主任
游??山??县农投公司总经理
各乡(镇、街道)党政主要负责人
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,刘福海同志任办公室主任,吴廷军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,办公室负责对粮食生产工作进行督促指导、统计上报及调度会资料收集等工作。
附件2 息烽县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| ||||||||||||||||||||
乡(镇、街道) | 粮类 | 夏粮 | 秋粮 | 其它粮类 | 责任人 | |||||||||||||||
总面积(亩) | 总产量(吨) | 马铃薯 | 小麦 | 水稻 | 玉米 | 高粱 | 甘薯 | 大豆 | 其他杂豆 | |||||||||||
面积 | 产量 | 面积 | 产量 | 面积 | 产量 | 面积 | 产量 | 面积 | 产量 | 面积 | 产量 | 总面积 | 其中:带状复合种植面积 | 产量 | 面积 | 产量 | ||||
(亩) | (吨) | (亩) | (吨) | (亩) | (吨) | (亩) | (吨) | (亩) | (吨) | (亩) | (吨) | (亩) | (亩) | (吨) | (亩) | (吨) | ||||
永靖镇 | 22500 | 7117 | 5700 | 1322.4 | 3700 | 1628 | 11100 | 3963 | 400 | 95 | 1500 | 400 | 105 | 100 | 4.4 | 付??凯 | ||||
汪??璐 | ||||||||||||||||||||
小寨坝镇 | 24400 | 6964 | 7500 | 1740 | 2100 | 924 | 11100 | 3963 | 500 | 119 | 3000 | 800 | 210 | 200 | 8.8 | 胥永恒 | ||||
罗??彪 | ||||||||||||||||||||
温泉镇 | 16200 | 5145 | 1900 | 440.8 | 3800 | 1672 | 7300 | 2606 | 500 | 140 | 600 | 142 | 2000 | 600 | 140 | 100 | 4.4 | 邹华军 | ||
王??贵 | ||||||||||||||||||||
九庄镇 | 27440 | 8849 | 1900 | 440.8 | 200 | 41.4 | 3500 | 1540 | 15190 | 5423 | 4000 | 1120 | 600 | 142 | 2000 | 600 | 140 | 50 | 2.2 | 侯虹印 |
周翻翻 | ||||||||||||||||||||
西山镇 | 14500 | 4787 | 1900 | 440.8 | 4600 | 2024 | 5800 | 2071 | 600 | 142 | 1500 | 500 | 105 | 100 | 4.4 | 朱天稷 | ||||
石硐镇 | 22200 | 7074 | 5100 | 1183.2 | 3000 | 1320 | 12000 | 4284 | 200 | 56 | 600 | 142 | 1200 | 300 | 84 | 100 | 4.4 | 张孟碧 | ||
吴江华 | ||||||||||||||||||||
养龙司镇 | 19050 | 6214 | 1900 | 440.8 | 2500 | 1100 | 12000 | 4284 | 500 | 140 | 600 | 142 | 1500 | 500 | 105 | 50 | 2.2 | 吕志强 | ||
杜思秀 | ||||||||||||||||||||
流长镇 | 19000 | 6059 | 1900 | 440.8 | 2200 | 968 | 12000 | 4284 | 300 | 84 | 600 | 142 | 2000 | 600 | 140 | 胡??东 | ||||
余连建 | ||||||||||||||||||||
鹿窝镇 | 19400 | 6549 | 1900 | 440.8 | 4000 | 1760 | 11200 | 3998 | 500 | 140 | 500 | 119 | 1300 | 500 | 91 | 周茂盛 | ||||
王培兴 | ||||||||||||||||||||
青山苗族乡 | 10900 | 3261 | 1900 | 440.8 | 800 | 165.6 | 600 | 264 | 6300 | 2249 | 300 | 71 | 1000 | 200 | 70 | 田??霞 | ||||
唐红玲 | ||||||||||||||||||||
永阳街道 | 1210 | 381 | 400 | 92.8 | 800 | 286 | 10 | 2 | 郭红梅 | |||||||||||
陈天龙 | ||||||||||||||||||||
合计 | 196800 | 62400 | 32000 | 7424 | 1000 | 207 | 30000 | 13200 | 104790 | 37409.71563 | 6000 | 1680 | 5310 | 1258.47 | 17000 | 5000 | 1190 | 700 | 30.8 |
关于我们|联系我们|RSS订阅|网站地图|网站帮助|网站声明|网站年报
主管单位:息烽县人民政府 0851-87721549 主办单位: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0851-87723132 地址:息烽县坪上工业园区电商营运中心7楼
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-1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
技术支持: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:5201220001